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紀錄片放映院】活動花絮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2024年6月映後文字紀錄:1人婚禮

 

1人婚禮 映後座談

 

出席:導演 周冠威

時間:2024年6月8日(六)

地點:板橋秀泰影城

 

1人婚禮映後座談現場照

  

導演:

大家好,首先有個很特別的故事想要跟大家分享,其實一人婚禮,這部片跟台灣是很有關係的,這部片創作的緣起其實是來自於台灣的一宗新聞。

 

當然這不是一個大新聞,但是當年我大約是在2010年和2011年的時候,其實我在台灣的計程車上面就看到了一份報紙。那個報紙,上面就寫了一個很小的一個報導,然後那個報導是說當時有一個台灣的女性,他大約三十歲左右,然後他就要舉辦一個藝人婚禮,要跟自己結婚。

 

我從來沒有聽過這樣子的想法這樣子的概念,所以對我來講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我就在想說這是不是會是一個好的電影題材呢?因為我覺得其實其實像婚姻愛情啊。其實這樣子的題材已經講過很多次了,而這些都是觀眾,一路都非常喜歡看的一些題材。但是也因為講了太多次了,所以就沒有什麼新鮮感,但是自己跟自己結婚,對我而言就非常的有新鮮感。最重要的,其實是裡面的那一份情,其實是打動了我那份情,就是對自己的一個接納。

 

其實我不知道各位的成長背景是怎麼樣,但是就我而言呢?其實我成長的過程當中是有很多傷痛的,那我常常會自己覺得看不起,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所以我就覺得說如果你去追愛別人,你去追一個女孩子,像我而言,去追一個女孩子是很容易的,但是你有沒有辦法去瞭解自己懂自己的這個部份,我一直不明白。

 

所以我看到那個新聞的那一刻,我覺得這個新聞打動了我,我很想問自己說周冠威,你好嗎?

 

所以這樣子的一個問題自己跟自己的對話,其實我覺得是一個很難拍的一個題材,但是我希望自己能夠把它拍好,把它拍出來。但是我當我有了這個點子之後,隔了很久,然後包含像是跟我一路都有合作的一個編劇,他就跟我講說,欸,你那麼嚴肅,你要如何去拍一個喜劇啊?

 

其實他不是很了解,我,我太太最了解,我太太對我說一人婚禮才是最像我的。我因為我在我太太的心目中,就好像一個小朋友一樣,好喜歡玩。所以這個題材就讓我覺得說我好想玩喔好想拍一次喜劇,我也希望就是那個,等於說可以帶給我自己,當然也希望帶給觀眾帶給香港人,我希望能夠在時代革命之後,希望能夠休息一下,希望能夠抽離自己,然後能夠拍出,就是有點像離現實比較遠的一個一個題材。

 

所以有些人看了這部片,他覺得說唉呀。你拍完時代革命之後,你好慘啊你只能夠拍這些跟時代革命,而且跟現實無關的一些題材,像一人婚禮這樣,但我覺得不對啊。你看錯了吧我很喜歡拍這樣子的一個題材。所以我有時候會這樣想,其實時代革命對我來講,都不是一個最自由的電影,因為他有很多的限制,會有很多的危險,然後會很痛苦。那其實對我來講,一人婚禮這樣子的一個題材,這樣子一個作品其實對我來講才是最自由的。

 

一個自由,就是我不再去理會別人的眼光,因為香港有很多觀眾對於周冠威是有期待的,他們覺得說一個拍了時代革命的導演,他應該多拍一些,像是跟政治有關的電影,那為什麼你不拍呢?其實因為香港沒有什麼人敢拍政治的電影,但是周冠威敢拍,所以他們對於周冠威是有期待,希望他能夠拍這樣子,一個跟政治比較有關的一些嚴肅的題材。

 

所以其實我沒有很去理會觀眾的期待,我希望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我能夠很自由的去選擇一些題材。所以我拍這部片拍得非常開心,另外一個,還有我覺得很自由的是,我拍完時代革命之後,其實我在香港是遇到一個非常困難的處境的,但是我竟然還可以如此自由的去拍這麼樣的一個作品,所以我完成的那一刻,其實我是非常感動的,在殺青的那一刻,其實我是哭的非常的厲害。

 

其實這部片因為是在時代革命之後,所以本來答應要投資的一些投資方,在我在我拍過時代革命之後,他們完全的撤資離開了。還有一些包含演員、工作人員,他們原本是決定要來拍攝一人婚禮的,但是其實在時代革命之後,他們也都離開了。所以其實這部片雖然對我來講是非常開心的一部作品,但是到了這部片的後半部分,其實它是有一種比較深沉的一個感覺,那這部片裡面有一句對白,對我來講非常有感覺。

 

這部片裡面有一句對白是說,「你為什麼不把這個謊言繼續的說下去。」我覺得香港其實就活在一個謊言之中,跟你講真相其實是非常不受歡迎的。就算你明明知道那是一個真相,但是你講出來會令到很多人,人都會覺得很尷尬,然後恐懼。我覺得其實也是這個後面這個ending的部分的一個力量,也就是在片尾後半部分的當阿冰,他發現說自己沒有辦法再隱藏自己的一個謊言的時候,她選擇講出來的時候,其實也引來了很多的一個混亂。

 

我覺得這部片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你要去真誠的面對自己,我覺得這個對我自己以及對所有的香港人來講,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訊息,所以其實一人婚禮,這也是一部非常沉重的片。所以我其實也非常的想要知道大家如何來看待這樣一齣戲,希望各位可以分享你們的感覺,或者是問一些問題都可以。

 

把麥克風交給各位,之前,我想分享一下,我最深的一個感受,我本來沒有想要分享這一方面的一些感受的,但是剛剛我在門外在廳外在那邊等的時候,我就在想說我要跟各位講什麼分享什麼好呢?然後我就想到了,有一些令我感動的一些事情。這個對各位來講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個場合,就是各位看完了一部戲之後,會有一個導演出來跟各位做分享。在過去的一年,其實香港有一些活動,本來是有打算要播我的電影,然後主辦單位有想要邀請我出席,就好像今天這樣子的一個場合一樣,但是當主辦單位開始售票爆滿賣完,然後那個已經開始做宣傳的時候,主辦單位接到了政府來自政府的電話,因為他們發現說要邀請周冠威出席映後座談,那政府單位不知道周圍會在映後座談,說些什麼話會不會影響國家的安全。

 

其實就在上個月,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到新聞就是我的另外一部作品叫做《幻愛》,本來可以在上個月重新上映的,但是也都是在突然之間毫無原因的狀況之下就被喊停了。所以我真的很難真的很難得能夠在這邊講話,真的很難得可以跟各位觀眾講話,因為本來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情,對我來講都是如此的難得,所以我們要珍惜這次機會,我們來聊一下天吧。

 

Q&A:

 

觀眾A:

導演你好,我剛剛看最後電影之後,他後面有兩個來源,是是真實的,一人婚禮的紀錄片片源,我很好奇,那時候你們是怎麼去找這個真實的紀錄片,然後你怎麼去跟他們談說授權?在你們電影裡面因為我看到是國外的分享,因為畢竟文化又不太一樣,那你怎麼去說服他們?

 

導演:

其實我們上網有看到一些就是真實的一人婚禮的片段,然後我們就是直接在網上去問他們可不可以使用,然後他們說ok,所以我們就拿到了他們的版權,然後我們就可以放在電影裡面。因為我覺得在這部戲裡面給予觀眾,放了一些真實的片段,讓觀眾覺得這是真的,這個部分是重要的。因為其實隔了那麼久,就是我想到這個點子隔了十年了那麼久,其實原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一人婚禮的,不知道有一人婚禮的存在。

 

各位在看之前你知不知道有一人婚禮這樣的,如果知道的可以請舉一下手。所以就真的回到我一開始所講的這個題材真的是非常的新鮮,因為其實對我來講,我就沒什麼興趣,因為我是一個怕悶的人,我希望能夠找一些比較新鮮的題材。

 

觀眾B:

我看過你的《幻愛》和《時代革命》,但對你的風格來說,《一人婚禮》特別讓我好奇。聽說你在2010年計程車上看到報紙後,產生了拍這部片的念頭。能否分享一下,當時是什麼啟發或刺激讓你決定拍這部電影呢?再來就是你怎麼會想到有《一人婚禮》以外,還有一個叫一人喪禮,從《幻愛》到《時代革命》再到這部作品,你的創作轉換過程是怎麼進行的呢?

 

導演:

那當然如同您剛剛所說的,《一人婚禮》,其實是在《時代革命》之前,讓我當時看到這個東西,我覺得還有一個非常刺激我的一個部分,就是他感覺像是一個人的成人禮,一個成人變成成人的一個儀式。如果你叫我去分析我自己,我覺得我自己潛意識裡面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我想要進步,我想要自己讓自己能夠更多進步,能夠去改善自己,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樣子的一個《一人婚禮》的一個成人禮的儀式,對於我來講,它就是一種成長的過程,跟我自己,是非常相近的。

 

那其實一人喪禮呢?我其實跟片中的男主角、各位剛剛看到的一樣,就是突然的男主角,忽然想到說我想到了,對,然後就真的跟那個情境是一模一樣的,那因為就是我突然想到可以有一人喪禮這個東西了,那我覺得那個其實在一人喪禮,某種部分是算是某種對於自己不喜歡的那個自己的一個情節的一個表達。

 

那其實回到劇情本身,其實因為一人喪禮這樣子的一個模式呢,其實就很像香港叫做反宣傳,那以台灣的話語來講,有點像是負面宣傳,就是其實雖然它是一個負面的宣傳,但是他就是想要把這個一人婚禮這個東西給宣傳promote出去的,這樣子的一個模式。

 

舉個例子,我還有一套電影,一部店叫做《十年》,當年《十年》,在香港上映的時候是非常轟動的,他為什麼之所以會轟動?是因為當時有很多親中共的一些報章雜誌在他們的版面上面痛罵這部片,那也因為這樣子的一個這樣子的一個舉動,所以搞得全部的全香港的人都知道有這部片的存在了,。其實最後面那一段,那樣子的一個混亂,其實就是一個藝人喪禮,那在這樣子的混亂,一人喪禮之後,其實才真正迎來的是《一人婚禮》。

 

必須要先將,比如說像阿冰,他在他在這樣子的一個,最後那個場面上面對他的一些,就是他真實的一個樣貌已經被大家知道,了,然後它的謊言已經被戳破了,然後他最醜陋的一面已經被觀眾所有的人都發現看到了,然後他觀眾都開始討厭他了,必須要先讓這樣子的一個一個情緒,這樣子的一個感覺去散發出來。

 

所以各位還記不記得片中有一場戲是這樣子,等於說用高角度的這樣子的一個俯瞰的一個狀況,然後慢慢的去身上去去拍攝,阿冰躺在那邊,然後其實感覺象徵是他的死亡的那種感覺,所以你必須要去認清這些然後,才能夠去真的就是要讓觀眾去認識這些,所以這個意思其實就是這樣子。

 

觀眾C:

我想知道,就是張冰在裡面有一些小丑的設定,然後有一些提線木偶的畫面,還有她最後一幕就是站在一顆紅球上面的,這個部份,想要呈現的意象是我希望導演可以清楚一點的表達,讓我們知道你想要呈現的。

 

導演:

其實紅氣球如果直接去想,就是片中阿冰還是嬰兒的時候,然後就是有那個紅球就在那邊飄,然後破掉了。所以紅球其實象徵的是她的恐懼的一個來源,那個東西是烙印在他心中的,等於算是他的一個陰影這樣子的感覺。那慢慢的發展,其實他一直長大之後都還是討厭,就是害怕紅氣球,所以其實那個死亡的那個意象,其實是那個紅氣球去點醒他的。

 

所以至於其他的部分,我就交給觀眾自由去解讀,那有些觀眾會解讀,說這個紅氣球,其實他的這種恐懼,這種自我恐懼,其實某種程度上可能也代表了他的一種靈魂來著,但是這些部分,我們就讓觀眾自己去解讀。但是無論如何都好,在最後一幕的時候,他已經不怕那個紅氣球了,他甚至是穿了一個小丑裝,站在紅氣球上面,可以跟它的這個紅氣球,這個恐懼去共存。

 

最後得要補充的部分就是,其實我這裡面有很多的象徵,是來自於童話故事的,各位可以看得出來,那其實像童話故事裡面的,包含像是我們台灣叫做睡美人,香港叫睡公主,然後還有那個白雪公主啦。其實到最後讓那個公主去甦醒的就是有男人去親他一下,但是其實在這部片裡面,並不是由男人去親他一下,而是他自己去親自己的那種感覺對,所以其實就回到了,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就是由他自己去點醒,讓他自己甦醒的一種感覺,然後跟他自己去做一個對話,這是直接回饋到劇情上面,謝謝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