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無與倫比的美麗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以影像探索地方文化、歷史與情感的迴響,喚醒集體共鳴與當代思考。本期「地方迴聲」主題單元挑選多部凝聚力量、反映時代潮流的作品,由中影號召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這四位導演聯合拍攝四段式電影《光陰的故事》,這部堪稱「臺灣新浪潮」之濫觴的作品,拍攝50到80年代的臺灣社會風貌,將四個人生階段放在時代的顯微鏡下,解析不同年齡、身份所經歷的曲折情感。侯孝賢導演的時代巨作《悲情城市》,同樣聚焦歷史劇變中的小人物,林家四兄弟的多舛命運隱喻著當時臺灣社會的興衰,藉由這部作品一再提醒我們勿忘民主社會曾走過的悲情革命。

經歷「現代化」影響的臺北,正是許多人心中最熟悉的城市風貌,李安導演的父親三部曲中,《飲食男女》刻劃出臺北朱家父親與三位女兒之間的微妙連結,父親燒了一手國宴等級的晚餐,圍在餐桌旁的每個人把不敢說的真心話,配著飯菜通通吞下肚,任誰都知道不散的永遠不是宴席,而是情誼。白景瑞導演於1970年完成的《家在台北》也捕捉到這個城市的「改變」,留美遊子歸國後雖然掛念「遠方」的美好,卻始終不忘名為「家」的避風港,深刻傳遞「落葉終歸根」的想法。此外,金馬影后歸亞蕾皆有演出這兩部作品,帶領觀眾重溫記憶裡的臺北。

時逢「國際婦女節」,3月8日將特別放映金馬導演張毅的經典之作《我這樣過了一生》,本片特寫主角桂美任勞任怨的一生,跟隨親戚顛沛流離來到臺灣後,結婚生子、賣命養家,爾後為了延續家計前往日本打工攢錢,回國後如願開家餐廳卻又發現丈夫外遇、女兒未婚懷孕,自己更被病魔纏上,桂美面對接二連三的悲劇,仍展現出堅忍不拔的毅力,戲中演繹如此坎坷又動人的一生,同時反映戲外女性受到社會價值約束的艱困處境。

為了呼應國際婦女節的價值理念,本期策劃「無與倫比的美麗」主題單元,特別選映幾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包含兩位女性導演所執導的作品,導、演雙棲的張艾嘉拍攝了劉若英的從影出道作《少女小漁》,改編自作家嚴歌苓的小說,講述總是為他人犧牲奉獻的小漁,即便遭到男友拋棄、身份歧視,她依然積極樂觀、在美國異地學會掌握人生。同樣身兼導、演雙身份的美國導演葛莉塔潔薇,改編文學作品的電影《她們》圍繞著馬曲家四姊妹面對不同人生課題所做出的抉擇與改變,不僅重塑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社會樣貌,更展現出前衛的女性自覺思維,激發振奮人心的堅定力量。

影像作為藝術表現的一種形式,同時兼具傳播理念的影響力,本期特別選映臺灣首映的紀錄片《現成藝術》,荷蘭導演芭芭拉維瑟藉由探討藝術家杜象的「反藝術作品」《噴泉》其背後的真相,大膽提出對現代藝術的質疑,片中拼貼大量跨媒材的影像素材,試圖解構藝術創作的崇高地位,透過這部電影邀請觀眾加入探究藝術本質的研討會。

奧斯卡獎季展開,「角逐奧斯卡」單元選映多部影展佳作,包含獲得2024年柏林影展金熊獎的《達荷美:祖靈回家》,由塞內加爾裔法國導演瑪蒂迪歐普拍攝的去殖民魔幻電影,在運送與安置非洲文物的旅途中,藉由配音過的古文物召喚出歷史記憶與神話傳說,引領觀眾一同反思殖民文化對非洲文明造成的遺憾。蕭雅全導演以第四部長片作品《老狐狸》得到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本片講述遭受股市衝擊的臺灣社會裡,由劉冠廷與白潤音飾演的廖姓父子,在生存壓力下見證人的本心如何產生蛻變。

 

購票請至Opentix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s://pse.is/5gkpcc 

索票請至Accupass活動通平台:https://reurl.cc/gZ8GxX

她們
她們
放映日期:
2025/03/28 18:30
2025/04/17 18:30
導演:
Greta Gerwig
得獎紀錄:
★2020 金球獎 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創配樂 入圍
★2020 奧斯卡 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 入圍、最佳服裝設計
  • 年份 2019
  • 級別 普遍
  • 格式 BD
  • 片長 135 min
  • 語言 英語
  • 字幕 中文
  • 國家 美國
點擊下列連結開啟視窗後,可使用鍵盤Tab鍵移至影片中央播放鍵,再按鍵盤Enter鍵播放影片,影片播放時可用鍵盤空白鍵暫停或重新播放影片,關閉視窗請使用鍵盤Tab鍵移至畫面右上方關閉鍵,再按鍵盤Enter鍵關閉視窗。若無法操作請連結至Youtube網站觀看此影片(開新視窗)
觀賞預告片

劇情簡介:
電影改編自世界經典名著《小婦人》,並將其原著作者露易莎.梅.奧爾柯特的真實人生故事,復刻融入至女主角喬馬區的生活中。電影將透過葛莉塔潔薇的視角,重新詮釋馬區家族中,這四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姊妹;她們將透過自己的信念與理想,活出橫跨時空且不受時代背景限制的生活。

TOP